「國家經濟安全」教育的短板 文:陳慧盈

國家安全的意識需要時間培養,因此教育局將國家安全元素滲入每一學科中,使年輕人盡早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然而,每一學科的國安元素是否有適合的例子和教材給教師和學生作教學用途呢? 為此,以經濟科高中課程大綱的「國家經濟安全」為例,筆者認為:(1) 學生未能理解官方定義的國家經濟安全;及(2) 高中學生未能掌握課程提及的例子。

國家經濟安全涵蓋多方面的定義

根據官方資料 ,經濟安全是指「國家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利益處於不受威脅的狀態,涵蓋經濟主權安全、產業安全、企業安全等。…」按此定義,學生未必理解甚麼是「經濟主權」、「產業安全」、「企業安全」。高中課程的學習課時一般十分緊迫,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吸收此複合的槪念。筆者建議教育局宜採用基礎經濟學的觀念去量化「國家經濟安全」,進而令概念簡單易明、易學。例如破壞「國家經濟安全」的行為是指某些個人惡意行為會導致本地生產總值下降、做成某特定產業的僱用人數減少或產業的增加價值下降等。這樣學生能較易掌握破壞國家經濟安全的因果關係,從而對此有更深認識。

現時高中經濟科的國安例子

另外,最令筆者大惑不解,就是教育局採用複雜的「亞洲金融風暴」 作為闡述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事例 。然而引發金融風暴的原因和過程遠超出高中經濟科的課程範圍。教師如果沒有深入研究,他們是很難在36小時的建議課時裡明確指出哪一個國家、參與者或投機者是此次風暴的元兇。即使是一位專家,也需要花上一本書的篇幅去解釋「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原因和其政經後果 。試問中學經濟科老師怎樣以數堂課的時間,以及高中經濟學的簡單圖表,向學生解釋這場金融危機與國家政治及跨國金融治理機構的關係? 這豈不是嚇怕中學生對理解金融系統穩定性的學習興趣嗎?

就算教師充份備課,如果定義不詳、教學例子過於複雜,只會讓國安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這大概要讓教育局重新對國安教育進行深入的考量與審視。

文:陳慧盈

民主思路高級研究主任
、倫敦政經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碩士,對政經互動關係有興趣,因而投身研究。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